世界献血者日| 关于无偿献血 你需要知道这些
2025-06-14 由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
每年的 6 月 14 日是世界献血者日
这个特殊的日子
旨在感谢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奉献
同时呼吁更多人加入献血行列
用热血点亮生命的希望
今年的主题是
“献血传递希望,携手挽救生命”
让我们一起了解献血的意义与价值
共同守护生命的温度
血液是生命的 “红色河流”
但它无法人工制造
只能依靠健康人群自愿捐献
全球每年约有 1.125 亿人次献血
但仍有许多患者因
血液短缺而面临生命危险
在我国
1% 的献血者支撑着全国临床用血需求
每一袋热血都可能挽救一位创伤患者、
产后大出血的母亲
或血液病儿童的生命
献血者基本要求
一、年龄与体重要求:基础门槛
年龄范围
一般要求:18-55 周岁(初次献血需满 18 岁,持有效身份证)。
例外情况:多次献血且身体状况良好者,经血站评估可放宽至 60 周岁。
体重标准
男性≥50 公斤,女性≥45 公斤。
二、健康状况要求:核心筛查标准
必须满足的健康条件
血红蛋白检测达标(男≥130g/L,女≥120g/L);
血压正常(收缩压 90-140mmHg,舒张压 60-90mmHg)。
献血前 1-2 周无感冒、发热、腹泻等感染症状;
女性不在月经期、妊娠期、哺乳期(哺乳期结束 6 个月后可献血)。
无严重疾病史:无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血液病、肝病(如乙肝、丙肝)、艾滋病等传染病或慢性病。
近期健康状态:
血液指标合格:
暂时不能献血的情况(短期限制)
纹身、穿刺、洗牙后未满 1 年;
拔牙后未满半个月;
接种新冠疫苗后 48 小时内(其他疫苗需根据类型遵医嘱)。
献血前 24 小时内饮酒、熬夜,或食用高脂食物(如火锅、烧烤);
服用抗生素、感冒药、避孕药等药物(需停药后遵医嘱判断)。
生活习惯影响:
特殊经历:
三、行为与病史禁忌:长期风险筛查
高风险行为限制
曾有男男性行为、多性伴侣、静脉吸毒等可能增加感染艾滋病、梅毒等风险的行为。
慢性病史限制
患过敏性疾病(如严重哮喘)、癫痫、精神疾病;
曾患肺结核、慢性肾炎、胃溃疡等未治愈疾病。
特殊职业或暴露史
从事放射性工作未脱离岗位满 1 年;
曾接触过疟疾、布鲁氏菌病等疫区或动物。
四、献血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
身体准备
保证充足睡眠(前一天睡足 6-8 小时);
献血前 1-2 天清淡饮食,多喝温水,避免空腹献血(可吃馒头、稀饭等易消化食物)。
材料与心理准备
携带身份证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;
如实填写《健康征询表》,不隐瞒病史(如曾患乙肝、手术史等),避免因信息不实影响血液安全。
五、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
女性献血者
月经期前后 3 天建议暂缓献血,避免贫血;
流产或分娩后需间隔 6-12 个月(根据身体恢复情况)。
老年献血者(55 岁以上)
需增加血压、血常规等额外检查,确认血管弹性和造血功能良好。
既往病史咨询
若曾患阑尾炎、骨折等已治愈疾病,需告知医生具体恢复时间;
有过敏史者需说明过敏原类型(如药物、食物)。
六、献血前的快速自查清单
✅ 年龄在 18-55 岁(多次献血可至 60 岁),体重达标;
✅ 近期无感冒、发热,未服用药物(除慢性病长期用药需咨询);
✅ 无传染病史、高风险行为或未控制的慢性病;
✅ 献血前饮食清淡、睡眠充足,未饮酒;
✅ 女性非经期、孕期、哺乳期。